什么樣的禮物最讓人心動呢?是能感知送禮物的人把“我”放在心上。
珍貴的衡量標準,從來不止是物質,
比物質更重要的,是心意,
抵達內心的心意。
也許,一個朋友,懷著真心與誠懇,
給你默默一年寫十二封信,
就是你收到的最好的禮物。
也許,從一家書店每月為你寄書
盡管你無從知曉下一次是什么書
但知道書店會用各種方式
為你尋書,找作者簽名,做導讀推薦……
就是你收到的最好的禮物。
如果你在回想,
好像如今的生活里,我們真的很難持續每月的,
擁有這樣有著某種儀式的,
禮物之收獲。
生活的無味,便是心中少了向往。
情感的淡然,正是內心不再悸動。
而更為傷感的是,我們對無味與淡然,
自然而然的接受,
以為這是生活之必然。
所以,吃飯只是吃飽,
也不在意梳妝的樣子,鞋子有了灰塵也不介意,
頭發亂了,就少照鏡子,
秋衣從襯衫的領口露出,也就視而不見了。
我們美好的,精神的,陽光的樣子,
到底是為誰而來呢?當然是為自己。
儀式感,不是做作,
而是發自內心的講究,
一種對生活不甘無味的對抗。